红动全城——寻找最美代言人

“矫正”近视,就是把近视治好吗?

发表时间:16-02-25人气: -文章出处:http://www.keshizhongguo.com/


       家长问:“我孩子的近视能矫正吗?” 回答:“能!”

       家长又问:“那就说我孩子的近视能治好了?”

       回答:“不能!”

       家长:???

       上述对话在门诊被无数次地重复着,问题关键是大家对“矫正”的理解存在偏差。绝大多数患者和家属认为:矫正即治愈。那么就屈光不正(包括近视、远视)而言,“矫正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?


       要回答这个问题,首先要明确何为“屈光不正”。


       正常人能清晰地看到东西,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,要看的目标一定要清晰地呈现在眼底(视网膜)的特定位置上,这一过程是通过人眼(由角膜、晶状体等构成)的屈光系统实现的。如果屈光系统能将目标物体的图像准确地呈现在眼底上,则称为“正视眼”,否则称为“屈光不正”。如果屈光系统只能将清晰图像呈现在眼底之前某一位置(到达眼底的图像因离焦而变得模糊),称为“近视”性屈光不正;反之,如果目标物体的图像在到达眼底之前尚未聚焦而处于模糊状态,清晰图像只能呈现在眼底之后的某一“假想”位置,则称为“远视”性屈光不正。


       屈光矫正,就是通过某种手段,把上述不能准确呈现在眼底上的清晰图像,调整移动到眼底特定位置上,从而使屈光不正者获得清晰的视力。这种“矫正”是对眼睛屈光系统聚焦状态的修正,而不是改变屈光系统本身原有的结构特征(如眼球大小、角膜和晶状体光学参数等)。就如一个身高偏矮的人,通过穿高跟鞋后,可以改变其外在高度状态,而并不能改变其身体结构特征一样。


       通常屈光矫正方式有两大类:一类是配戴眼镜(包括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),另一类是屈光手术。


       屈光手术分为角膜手术和晶状体手术。前者的实质是通过高科技手段,在符合条件的角膜上雕琢上了一副固定度数、不需也无法摘下的矫正镜片。而后者的实质是以手术方式,拿掉不合适的聚焦镜片(晶状体)/ 替换合适的聚焦镜片(替代人工晶状体)/ 增加补充的聚焦镜片(补充人工晶状体)。上述手术也只能改善屈光不正者眼睛的聚焦状态,而不能改变眼球的本质特征,就如隆鼻手术可以改善鼻子的外观效果,而不能改变矮鼻梁者的内在特性一样。


       限于人们的认识以及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,对于屈光不正的处理,目前仍然仅限于矫正,而没有真正有效的治疗手段,更无法从根本上治愈近视、远视。有些“治疗”(包括仪器、药物等等),不仅不可能有效,甚至会适得其反!


       但是对于发育中的儿童,借助适当的矫正手段,可以促进视觉功能(包括视力、立体视等)的正常发育,有效避免弱视、立体盲等异常现象的发生。同时通过适宜的矫正手段,科学地用眼护眼可以为眼睛的结构发育提供一个宽松、舒适的良性环境,避免和阻断不良外因对屈光不正程度加深的推波助澜作用。


此文标签:

相关资讯